首页> >文章内容
读者园地 返回

老舍笔下的京味乾坤--卢刚

-缩小  放大+  2016-06-23

我读老舍,是读他精妙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幽默的笔触,和放下书的余音绕梁。老舍先生自幼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特有的市井风俗烂熟于心。他笔下的北京,有大杂院,四合院,有胡同,有三教九流,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工作,构成了老舍独有的京味儿风俗画。其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也莫过于文化批判视野中对北京生活的市民人物形象的刻画。

市民人物画廊里,有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和正派市民形象三种。其中对老派市民形象着墨更多,描摹更深。他们是背着封建宗法观念沉重包袱的老中国儿女,愚昧守旧,固步自封是他们的性格特点,强烈的封建腐朽落后观念让他们滑稽又可笑。《二马》里的老马是守旧,愚昧的典型老派人物。老舍特意将他们置于海外背景之下,通过其与房东的相处,揭示了中国古老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碰撞,对比之下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落后和诟病。他们想要交流却陷入无法交流的矛盾之中,通过对复杂的矛盾描写,表现出重塑人性的深刻主题。《猫城记》是老舍的一部玄幻小说,它通过对机长一次游历,揭示出老舍强烈的文化批判性和对当时社会现实衰败破落的披露。它一方面讽刺里国民党新生活运动的弊端,讽刺了其内政外交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对革命进行错误的讽刺,也暴露了老舍当时对政治的模糊,对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恰当认识。小说中猫人的失败性结局,表现了老舍的悲剧意识,暗讽了国民党注定失败的必然,体现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的痛苦与不易。其基本立场是正确的,讽刺了国民党的腐朽,同时充满了对反帝反封的不屑追求。

老舍对老派市民形象塑造最成功的则是张大哥和祁老太爷。《离婚》的张大哥,其性格愚昧守旧,信奉的是传统的婚嫁哲学,他要守住的就是他的小康生活。他忙于奔波,忙的就是说媒和劝人不要离婚,马虎先生都说他是。。。。而他悲剧结局,在大难临头也只会狠狠的请客吃饭,骂一句都觉的有失礼数。只能默默的感叹我招惹了谁?《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是封建家庭等级制度的老顽固。在日本人就打到门口时,他认为不过是备几袋粮食,关上门就好了。他受封建等级制度的熏陶,还要过寿日,讲究排场,把人按等级分成三六九等。他信奉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自认为这一切都不能失了礼数,甚至对抄家的士兵还要点头微笑。祁老人的孙子祈瑞宣虽是新人,但也是老派的代表。作为长孙,他一方面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和腐蚀,使其自身带有强烈的封建思想,而又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这种矛盾的产生使他精神生活苦恼又有颓废,这里暗含的则是传统文化的落后性。老派市民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自身思想的愚昧无知让人们陷入沉思。老舍作为文化的批判者'自然对这种封建的顽固提出嘲讽和揭露,深深体现了改造落后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老舍对老派市民的描写在于讽刺、批判,一方面写他们的悲剧色彩,一方面对他们又给予同情。而在塑造新派市民时,则是鄙夷不屑,溢于言表。《离婚》中的张天真,睡觉要穿运动衣,去市场要拿着冰鞋,一天买三份报,不看国事而关心戏园广告;祈瑞丰是新市民,而他身上又带着强烈的汉奸味儿。老舍对新派市民的刻画描写,在讽刺与嘲讽里指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继鲁迅以后对国民劣根性的又一次揭露。

《月牙儿》是老舍对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之间尖锐冲突的一大力作,主人公是两代烟花女子,母亲是老派传统文化的代表,她的生存哲学则是填饱肚子,女儿是新思潮下的产物,要求恋爱自由婚姻神圣。而故事的脉络发展不是母亲的思想的进步,而是女儿跟着母亲随波逐流。这里是老舍对西方资本主义个性解放的独立思考,指出在没有填饱肚子的社会里,一切个性解放都是空谈。

同沈从文一样,老舍笔下也有理想市民形象。老舍与沈从文不同的是,他注重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写理想的市民也是为了探索文化转型的出路。然而在现当代作家里,在对现实的批判里,作家往往能鞭辟入里,针砭时弊,而对理想的塑造更显的空洞和匮乏。《四世同堂》里的天佑太太、韵梅平时只关心一家人的穿衣吃饭,柴米油盐,而当危难降临时,往往能独当一面,她们看到的是墙外的世界。钱默吟沏茶栽花的平淡生活,在儿子被杀后惊醒,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斗争中去。老舍对这种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慷慨赴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歌颂,则是最理想的文化高度。

对城市文明病下人性关系的思考,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的格外关注,也是老舍小说的一大风格特色。《骆驼祥子》是写祥子如何被市民化,一次又一次的不甘懦弱而奋斗,最后自甘堕落而流入流氓的道路,则是对个人奋斗主义悲剧的彻底讽刺。祥子的悲剧客观上,一方面在于社会的黑暗,一方面又在于虎妞的诱惑与哄骗;主观方面在于其自身的小农思想的狭隘和自身性格的懦弱和脆弱,自甘堕落,一蹶不振。虎妞形象的二重性,也具有复杂的思想意义,她既是剥削者的女儿,又是被剥削者的妻子,她长期收到剥削思想的影响,使她具有刁钻、刻薄、市侩的一面,而刘四对她青春的跌宕,最终与他闹翻,离家出走。她对祥子的爱,是生理欲望的满足,她也不甘心一直作为车夫的妻子,她想做的也是继续剥削。祥子的苦难生活,是老舍对城市文明病的讽刺,同时寄托了老舍对城市文明对人性伤害的深深忧虑。

老舍的独特生活精历,使他的小说带走强烈的京味儿,他的京味儿与他独特的取材有关。不论是《骆驼祥子》里的胡同文化,还是《四世同堂》里的生活图景,都是北京印象的一角。北京不论作为文化的古都,还是特有的风俗风情,都是特有的文化韵味。祥子在看见刘四爷时要送礼,祁老人在北京更是学到了礼义廉耻,中规中矩,祈瑞宣在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却不高喊,不打破所谓的礼教。老舍的京味儿小说,既有对老北京文化深沉、含蓄、高雅、精致的赞美和陶醉,又有对其落后、守旧、封闭、愚昧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京味儿小说又带有的幽默,意味深长。他的幽默带走老北京的打哈哈的特点,是对现实不满的泄愤,是对自我不满的嘲讽。而这种幽默在创作中,又不断深化,从最低级的小市民趣味儿,到更生活,更厚重,让人忍俊不禁,掩卷深思。

老舍被称为语言大师,是对他语言艺术的高度赞扬。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和民间文艺热爱与熟悉。他对北京口语的创造性运用,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老舍对现代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具有独特的贡献。在他的书中,使我受益良多。
阅读次数: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