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讲堂
返回
天津日报:王钦宏——用知识报效祖国-缩小 放大+ 2014-04-09■ 好人语录 对科研人员来说,服务社会、造福百姓才是最大的价值。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不如一批人的奉献。带起一批有作为的年轻人,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就是把一个人的力量转换成集体的能量,更有益于国家和社会。 王钦宏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第二支部的书记,也是进化与代谢工程研究组一级项目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中科院、天津科委和企业横向十二项研究课题……单看他这位科技系统优秀党员事迹上的这些头衔,足以让人敬佩。然而,面前38岁的王钦宏,平头、眼镜、背包,不像大知识分子,却像平和、谦逊的“邻家兄弟”,讲研究滔滔不绝,说自己三言两语,以至于记者采访,不得不从他的嘴里一点点“挤”内容…… 王钦宏现从事的研究,是利用生化反应进行工业品的生产加工技术,也是人类模拟生物体系实现自身发展需求的高级自然过程。如今,以生物催化剂为核心内容的工业生物技术,是继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之后,国际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其地位已经被提到空前的战略高度。可想而知,如果继续留在美国,他可以有很好的研究环境、不错的收入。但2009年5月,王钦宏却结束了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工作,毅然回国,到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创立了进化代谢工程与分子进化研究组。他希望架起研究所与企业交流发展的平台,让实验室研发成果为企业服务。 歪打正着的人生路 1975年,王钦宏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浙江临安,父亲是当地粮食系统的职工。他从小听得最多的事,基本都与粮食有关。粮库防漏雨、粮食防霉变、如何存贮粮等。“粮食为什么会霉变?”有一天,他好奇地问父亲,“微生物造成的。”父亲脱口而出。“什么是微生物?”他还想继续问,父亲说你如果想知道的更多,将来就去考跟粮食有关的大学。王钦宏说,那时在父亲的眼里,让粮食不发霉不变质是大学问,特别希望子承父业,让他成为能管控保障粮食安全的新一代管粮人。 虽然对微生物感兴趣,但王钦宏当时最爱的却是医学,心中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高考成绩不够上医学院,只能退而求其次,按父亲的要求,去现改为河南工业大学的郑州粮食学院报到,学习专业为粮食贮存。那一刻,他心里既无奈又失落,但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好好学,相信英雄会有用武之地。 果不其然,在学习过程中微生物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了解到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简单显微镜(可放大160—260倍)观察牙垢、雨水、井水和植物浸液后,发现其中有许多运动着的“微小动物”。过了不久,意大利植物学家米凯利也用简单的显微镜观察了真菌的形态。1838年,德国动物学家埃伦贝格把纤毛虫分为22科,其中包括3个细菌的科,并且发明了“细菌”一词。1854年,德国植物学家科思发现杆状细菌的芽孢,他将细菌归属于植物界,确定了此后百年间细菌的分类地位。他还了解到,中国人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2600年前发明了制酱技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当然,最让他兴奋的是,微生物学是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理论与技术基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就是在微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学对现代与未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生活必将产生巨大影响。 是命运使然还是兴趣的改变?王钦宏自己也说不清。但他却感到有一条神秘而又神奇的路,在脚下延伸,驱使着他不断前进。就这样,大学毕业后,别的同学纷纷找工作去挣钱时,王钦宏选择了继续读研,深信掌握更多的知识,就会有更大的作为。 义无反顾报效国家 2003年年底,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读完博士的王钦宏,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可以说美国的大学所拥有研究环境和条件确实很好,给研究人员的待遇也不错,但王钦宏说他在美国没有归属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茫然。时常在心里问自己: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 2009年的一天,一个越洋电话改变了王钦宏的人生轨迹。电话是中科院打来的,拿起听筒他听到了对方熟悉的声音,“老师,是您……”“钦宏,我希望你回国发展。你这样的人才,国家现在很需要,中科院在天津创办了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你回来一定会有作为。何去何从,考虑考虑回答我。”老师的电话对王钦宏来说,犹如石块投进他平静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毕竟他已在美国工作了多年,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放弃了现有的,等待的又是什么呢?一连几天,像有两个王钦宏在他心里博弈,周围的朋友也劝他三思而行,认为工业生物研究在美国已开展了多年,中国才刚刚起步,即使不考虑物质生活,也要从事业的角度着想。其实,朋友说的这些,王钦宏心里很清楚,但最后还是主张回国的王钦宏胜利了。很快,他整理好行装,告别美国同事,启程回国,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的一员。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王钦宏新的研究岗位。作为一级项目负责人,他创立了进化代谢工程与分子进化研究组,任务是微生物细胞工厂代谢网络在分子、细胞及菌群水平的理解、定向进化与遗传改造,提高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建立起工业微生物研究与终端产品之间的桥梁,从而加强实验室研发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的能力。通俗地说,他的研究就是“种植”培养微生物,提高微生物的工作能力和生长速度,进而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产生一种新的替代能源或催化剂。王钦宏举例告诉记者,现在微生物可以将粮食或淀粉转化成酒精,但这种转化成本很高,对粮食的浪费也较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必须有一种低成本的物质替代粮食。现在他研究的课题就是使微生物的能力大大提高,数量急剧增加后,在秸秆、树叶中转化提取酒精,既节约粮食、又废物利用,还能避免人们因燃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他还研究成功了用微生物替代金属铂催化生产木糖醇,大大降低了木糖醇的生产成本。 工业生物研究根本的目的,是为生产服务、为企业服务。带领科研人员深入企业,搜集调研现代工业化学品生产产生的问题与污染,致力于用环境友好型生物技术代替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的化学生产工艺,是王钦宏坚持去做的事。这些年,他是渤海化工、纺织集团等企业的常客。比如,他正在进行微生物分解双氧水中氧与水的研究,就是为天纺集团“量身定做”的服务。据了解,天纺集团一直采用双氧水漂白织物,虽然这种工艺漂出的织物效果好,但漂白后的织物却需要大量清水冲洗后,才能印染图案与花色。可想而知,水的浪费相当严重。“中国是水资源相当缺乏的国家,水资源也相当宝贵。如果双氧水把织物漂白完成后,用微生物再将双氧水中的氧和水分解开,既可以使织物不用再用清水漂清,还可以将分解掉氧的水再利用。这样会对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与污染起到重要作用。”为这项研究,王钦宏多次去企业与那里的领导与技术人员沟通,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新工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钦宏的研究,都围绕着生产实际展开,而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带出一支好科研团队 2010年9月,王钦宏当选为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第二党支部书记,这使他肩上的担子又多了一份重量。 了解他的同事说,王钦宏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不仅对科研工作严谨,对支部的工作同样投入。记者了解到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新建单位,年轻人不少,多是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博士生,专业能力很棒。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钦宏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专业出色固然重要,但更要有理想,知道为什么干,知道追求什么?只有内心目标明确的人,才能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对此,他有深切体会。于是,他经常找年轻人谈心,从现实到理想,从物质到精神,从专业到生活,涉猎的内容方方面面,还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和感受、经历和经验,毫不保留地谈出来,引导和启发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这样,一次次谈心交流,一次次讨论分析,王钦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很多人原有的想法,对党组织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有些人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年轻人思想上的变化,王钦宏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更加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及时指出他们身上的优缺点,并做他们的入党介绍人,为壮大党的队伍而努力。与此同时,他还真诚帮助年轻人在专业上有所提升与发展,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他领导的研究组已经在相关的国际领域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并且承担了来自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中科院、天津科委和企业横向合作共12项。 王钦宏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身边的年轻人都成为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像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为了促进研究所内部技术交流,为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交流提升的平台,他还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例如,举办“闻新知,促创新”青年专业技术动态演讲比赛,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认可。积极组织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组织了所里首届“友谊联盟杯”足球邀请赛,在全所各课题组年轻人之间搭起一座交流思想、切磋球技、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桥梁。正因为如此,他所在的第二支部,被评为天津市科技系统优秀党支部。(作者:周莲娣) 阅读次数:24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