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辅导员之窗
返回
结合工作中的案例,谈谈学生沟通和管理中的“五要”和“三不要”-缩小 放大+ 2014-05-15
转自辅导员之家——结合工作中的案例,谈谈学生沟通和管理中的“五要”和“三不要”。 五要: 一、要找准合适的方法及合适的地点 例一、 场景:辅导员老师去教室查课,发现学生张三没有上课。辅导员老师回办公室…… 处理方式:辅导员给学生打电话 老师:张三,你在哪里? 张三:寝室 老师:为什么不去上课? 张三:睡过了…… 老师很生气,大吼:为什么睡过了??别人怎么没有睡过??我要处分你……(省略200字) 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三个场景: 场景一:学生把话筒放在一边,根本就不去听老师说话。只是隔一会了象征性的“恩”一声。(大家有没有觉得和学生打电话,特别是打电话批评学生的时候,你说了半天那边没有回复,当你问“你听到没?”才会回复“恩,知道了,好的”之类的话语?)这样辅导员老师在这边苦口婆心,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起不到任何作用。 场景二:学生拿着电话,“喂,喂,喂,什么?老师你说什么我听不到,我这边信号不好。”手机断了,再次拨打的时候,“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场景三:嘟…嘟…嘟…,电话挂断。老师觉得很生气,很难受。 个人观点: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辅导员有两个解决方式 1、次一点的方法,直接给学生打电话,电话通了之后也不指责学生,直接让学生现在到办公室来,而不是“快点起来,现在去教室上课”。(只有先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之后再发生问题。)这样学生虽然从寝室到办公室的路上会对老师的谈话、批评教育想好了应对策略,但是对自己的旷课行为会有所反思。在谈话过程中,虽然会出现对自己未上课的事实加以掩饰、为自己开脱、找借口等现象,但是认错态度和表现会好得多。 2、好一点的方法:亲自去寝室直接找学生谈话,(是去找学生谈话,不是喊学生起床去上课,虽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工作,也会让辅导员老师很辛苦)对其进行询问、批评或者训诫,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督促学生遵守纪律。在这个时候,老师去的很突然,学生没有戒心和应对策略,没有任何机会和时间给自己编造理由,这个时候他是最容易明白自己错误的时候。这个时候和学生谈话,取得的效果是在办公室谈话取得的效果远远不能比较的。 二、要为学生保密 例二、 场景:办公室,辅导员在办公室与某重点学生谈话: 辅导员:“***,最近怎么样啊?” 学 生:“还好,谢谢老师关心。” 辅导员:“我肯定要关注你了,你一定不要出问题,你是我的心理类(行为类重点学生)。” 学 生:。。。。。。(原来关心我是因为我是重点学生啊……) 例三、 场景:办公室,辅导员与班级班长谈话: 辅导员:“***,你是班长,一定要在班上关注张三、李四、王五等三名同学。” 班 长:“怎么呢?” 辅导员:“张三是我这里的心理类学生,家里有抑郁症病史;李四心脏有问题,她妈妈也是这样;王五乙肝携带,注意传染性。” 班 长:“啊?这么严重。” 慢慢的班级的同学开始关注并疏远张三、李四、王五,三个学生也感觉到了班级同学的疏远,觉得很困惑…… 个人观点:在师生个别谈话、学生管理当中,常常会遇到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和其他人的隐私问题,也会涉及到学生家庭的隐私问题。对这些隐私问题和学生不愿公开的问题,辅导员绝不能予以泄露,即使是对其他教师和学生干部,也不能予以公开。 泄露学生的秘密,不仅会使辅导员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还会造成其他的后果,甚至会酿成严重事件。心理问题本来就是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对不十分信任的人,是不会轻易暴露的。辅导员老师要把学生的信任看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不能以此作为谈资,也不能据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三、工作之前要有解释、有交代 例四、 场景: 辅导员接到了某学生的电话,学生情绪非常激动:“老师,你为什么要给我家里打电话?我又没有犯错误……” 由来:根据学院要求,辅导员要求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就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等情况告知家长。该学生日常表现比较正常,主要是性格有点内向,所以辅导员建议家长多与学生沟通。但是该家庭属于农村,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他们看来,辅导员打电话到家里就是说明“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很差,而且可能是要被退学……”,在接到辅导员电话之后,家长情绪激动地打电话给学生,对学生严肃批评,说学生不听话,辅导员电话都打到家里了…… 学生觉得很无辜,所以出现了以上一幕。 例五、 场景: 辅导员将学生张三叫到身边:“根据学院要求,我需要和你家里保持联系,沟通一下你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我觉得你这些方面需要进步……为了避免你家里误会,你先在我这里给你父母打个电话告知一下,我稍后会给他们打电话或者是就用你的电话我和他们沟通。” 学生:“好的,我先给父母联系。”打电话给家里,“爸,我们老师要和你沟通一下,谈谈我的表现情况。不是犯错误了,你放心。”将电话给辅导员,“老师,给,我爸爸的电话。” 辅导员:“张三同学的家长,您好,我是他的大学辅导员,给你沟通一下他的表现和需要进步的地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较好,不是犯错误了,您别误会……” 个人观点:在辅导员工作当中,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突发事件告知、学生考试不及格课程过2门等情况的时候,都需要联系到家长,在联系学生家长之前,不妨先和学生进行联系,避免出现家长以为辅导员在“告状”、学生误会辅导员告状的情况。同时在不能和家长面谈的情况下,和学生一起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家长能够基本上同时和辅导员、学生通话,既避免了学生给家长找理由推卸自身不足,也能够让家长较了解学生情况,在管理上往往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当做事情。 例六、 场景:晚上,下班时间,学生张某因为手机遗失在教室,到办公室找辅导员老师,希望知道在他们上完课之后是哪个班级上课,以到该班找寻。 学生:老师您好,今天下午5、6节的时候我把手机丢到J4-203教室了,后来去找没有找到,您能不能帮忙我查一下7、8节是哪个班级在那里上课? 辅导员:(当着学生的面,玩游戏)“我很忙,你去教室找一下……” 学生:(忙着玩游戏吧,以后都不想找他了)好的,谢谢。 个人观点:对学生特别是大一学生来说,哪怕在心中并没有把辅导员看得多么重要,但是在他们有困惑和麻烦的时候,第一个想要找和咨询的据对是辅导员。如果他发现辅导员把自己的事情当做事情重视的时候,一方面会很感动,进而在工作中配合和理解;另一方面会加强在他心目中对辅导员的重视,有事情会及时给辅导员反映情况,进而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便利。反之亦然,学生会认为辅导员不重视,会慢慢淡化感情,进而有事情不咨询,不上报。 五、与学生谈话要提前做好准备,要有的放矢,不为了谈话而谈话。 例七、 场景: 两名学生到办公室找辅导员 学生:“老师好。” 辅导员:“你们好,有事情吗?” 学生:“不是您要我们按照学号每天过来2个同学和您谈话吗?今天轮到我们两个了。” 辅导员:“哦,对对对。好,我们谈谈……” 谈话结束后,由于辅导员老师没有做任何准备,谈话没有任何效果。 个人观点:与学生谈话不一定必须要在办公室进行,寝室、教室外面及校园、食堂都可以是谈话的场所,更不要为了完成学院辅导员量化考核而程式化的不做任何准备,为了谈话而谈话,谈话和没有谈话没有任何区别,谈话之后即没能更了解学生,更不能做到鼓励和引导学生。这样下去学生将不会“希望和老师多沟通”,而是“唉,轮到我今天陪***聊天了”。 三不: 一、(不翻旧账) 例八、 晚点名之前,辅导员老师接到了行为类重点学生李四的电话…… 李四:请问是**老师吗?? 老师:李四,你又怎么了?? 李四:我没有怎么,我现在在车上,晚点名可能会晚一点来,先给您说一声…… 老师:你怎么总是这样,每一次都是你…… 李四:老师,这是我本学期第一次晚点名赶不到,我不是给您打电话请假在吗?怎么是“又”、“总是”、“每一次”呢?…… 李四:(个人嘀咕:每次都是这个样子,下次不给他请假了) 个人观点: 在与学生沟通当中,一事是一事,指责学生的时候必须要有真实的证据,不能一时口快,将其他同学的表现和学生的表现混为一谈,说出让学生不能接受的言语; 抛开这个案例,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当中,哪怕学生确实之前有“案底”,也必须要做到尽量不翻旧账,之前已经处理和解决的事情,在提醒和与学生谈话这类交流的时候可以旧事重提,但是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是一类的事情,尽量不要翻旧账,那样很容易让辅导员和学生都过于激动和烦躁,这样就丢失了学生管理的冷静与理性,处理起问题来绝对事倍功半,并且辅导员和学生“都是一肚子气”。 二、不推卸责任 例九、 场景:学生张某因为公选课最后一次课请假的原因,没能及时将作业交给公选课老师,因担心公选课没有成绩,到办公室找辅导员。 学生:“老师,因为上次公选课最后一次课请假了,没能及时将作业交给公选课老师,我担心公选课没有成绩,您能不能帮我查一下公选课老师?” 辅导员:“我这边查不了。” 学生:“您能不能登系统帮我看看是哪个老师也好。” 辅导员:“这是教学相关的事情,你自己问教务去。” 学生:…… 个人观点:辅导员工作中的第一原则:学生工作无小事。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做到首问负责。对于学生的求助,如果不能给学生想办法,应该是帮助学生找到能解决的人,而不能单纯的是推诿,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将责任推向其他行政部门。 三、不情绪转移(踢猫效应) 例十、 场景:在期末考试当中,某辅导员老师班级2名学生因考试违纪受了处分,辅导员老师觉得很恼火。此时另外一个班级学生张某申请暑期留校,打电话给辅导员。 学生:“老师您好,我是张某,您在不在办公室,我想找您申请留校。” 辅导员:“我不在办公室,你们留个什么校啊?期末考试都考不好还有作弊的……” 学生:(又不是我作弊)唉…… 个人观点: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工作不顺心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到冷静面对,特别是和不顺心事情完全没有关系的学生,一定不能因为个人情绪不好,将此情绪转移给学生,引起“踢猫效应”,对学生的积极性和情绪造成伤害。 阅读次数:26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