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明讲堂>文章内容
文明讲堂 返回

启航——写给大学新生的一封信

-缩小  放大+  2014-06-19

  启   航

      ----写给大学新生的一封信

 大学,是每个学子心目中的“象牙塔”。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每个学子都曾对大学有过幻想与憧憬,想象着即将进入的大学是怎样的,想象着大学中会发生的事。大学,成为了众多学子心中的一片圣土。

 当你走进大学校园,你会发现大学和中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这里,你会发现,你更自由了,更有主宰权了,完全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也因为如此,会更容易迷茫,更容易失去方向。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尽快了解大学,适应大学生活,确立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人生道路的航标,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大学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之歌的一个乐章。这段路即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这个乐章既可能是优美动听的,也可能是遗憾苦涩的。

 大学校园融入了中学时代的纯真,更包罗了世间百态、人间万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成了独有的校园文化。无论是社会上常见的琐事俗事,还是学校独有的趣闻逸事,都会时常呈现在你面前,关键就要看你怎样去感悟与理解。在中学时代,大多习惯于问老师该怎么做;但在大学,老师不会给你明确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在两难中取舍也应被视作大学课程之一,更是对自我的一种锻炼。

 大学期间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修正的过程,这时你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渐从家长束缚中解脱出来。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将来要想事业有成,首先要学会做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建立团队精神;最后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做到这几点你将战胜一切。

 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好事情,是职场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要从学做人开始,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就是人际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取决于如何做人,什么样的人必然会做什么事。动机和效果应该是一致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人生路途的起点。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的时间很长,更多的是与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的处理。在此期间,大学生主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恋爱关系以及其他人际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重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与沟通。换位思考可以使你心态平和,沟通可以避免误会的发生。通过长时间的磨炼,你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为顺利进入大社会提供一个处事、处人的强硬本领。

 团队精神的建立,可以使你走的更远。有人说过,一个人要想走的快,就一个人走,如果想走的远就一群人一起走,正说明了团队精神的强大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有意识建立团队意识,在活动中学会协作能力,建立团队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是就业的重要基础。当你迈入大学的校园,这只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开端,作为大学生要从大一开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于新生来说大一的生活充满了新奇,即要安排好自己的社会工作,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同时大一新生一定要懂得,自由不等于散漫,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足点,充分的利用好每天的业余时间,积极的参与到学生会及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组织中去,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实现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学习目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充实快乐!

 大二要规划生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环境、专业水平等设计自己的生涯,并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大社会实践力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水平。

 大三要不断修正生涯规划,进一步确立目标,多参与各类比赛以及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加强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大四要按排好实习、找工作、毕业设计与考研的关系。

 各位大学新生们,祖国的栋梁们,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描绘四年的大学生活吧,用你们的才华来丰富我们的校园文化吧。90后的新一代,老师和你们永远在一起,无论快乐与悲伤。记住,你们在左,老师在右……

 作者简介:陆忠华,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担任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兼学生党支部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北京市高校十佳辅导员、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个人。已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持1项市级课题,持有一项专利。

 精彩评语:本文作者是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北京市高校十佳辅导员、北京市高校优秀辅导员获得者。该文章是作者对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提炼,真正体现了高校的育人之本。从做人到博学,一点一滴中渗透着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为新生从入学第一天到毕业指明了方向,值得一读,更值得深思。

 (吕淑惠,女,高级政工师,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

阅读次数: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