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长廊>文章内容
理论长廊 返回

《习近平用典》信念篇

-缩小  放大+  2015-06-04

 

《习近平用典》信念篇

2015年03月13日08:1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图片加载失败

推荐阅读: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同志一再用这个比喻,强调信念的重要性。的确,精神上如果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行不正、站不直,遑论开展工作、领导改革了。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9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革命年代,这是前赴后继、百折无悔的追求;建设年代,这是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奉献;改革年代,这是敢为人先、搏击潮头的干劲。正因为用理想信念铸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让我们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也正因为理想信念招展着高昂的旗帜,才让我们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支持。

当前,多元思想相互激荡,挑战着主流的价值观念;物质诱惑席卷而来,冲击着干部的自律防线。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正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是“总开关”失灵的问题。“信念坚定”,被习近平同志作为评判干部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面对“四大危险”,应对“四大考验”,我们更该坚定理想信念,为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积累起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图片加载失败 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我们说“中国梦”,正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从上学就业到买车买房,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向着梦想的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要求每个公民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尽一份力。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党的十八大强调,“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面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矛盾,面对思想观念多元的状态,特别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以共同之理想,凝聚共同之力量,以共同之奋斗,追求共同之目标。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汇聚起来的力量。

■ 原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 释义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陆游被免官后,移居成都西南浣花村,缠绵病榻二十余日,愈后作《病起书怀》二首,此为第一首。

这首诗从诗人身体衰弱、客居江边的现实境况起笔,以夜读诸葛亮《出师表》煞尾。诗人一生屡遭顿挫,年过半百仍壮志难酬。却在诗中说“事定犹须待阖棺”,表明他对前途依然充满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可谓本首七律的“诗眼”,与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都表明作者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这句话也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尾联写诗人夜半挑灯细读《出师表》,含蓄地表达了忠心报国的愿望。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这是郑板桥对竹子品格的描述:站定青山之上,扎根岩石之中,不管风吹雨打,总是坚劲挺直。竹子的品格,也正像人的品格。为什么一些人为了理想,能“虽九死而犹未悔”?为什么一些人为了事业,能“历百折而仍向东”?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信念之于人,就像青山与岩石之于竹子,有了它,才能向着目标前行,不为困难所扰、不为矛盾所惑、不为利益所诱。只有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才能站稳价值立场,才能保持清醒认识,才能具备政治定力。自信,才有执着的坚守;自信,才有自觉的践行。而一个国家要达到发展的目标、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需要有定力、有航标,同样需要能扎根传统、抱持自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定风珠”。

■ 原典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 释义

《竹石》是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表面上写竹,实则借竹喻人,表现其正直倔强的品格,以及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这首七言绝句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竹子扎根于岩石的缝隙,经受风霜雨雪的击打,但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把岩竹拟人化了。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经过无数次磨难,岩竹变得愈发坚韧不拔,任凭狂风肆虐也毫不动摇。一个“任”字,写出了竹子的无所畏惧、俊逸潇洒、积极乐观。

诗如其人,郑板桥在为人、为官、为事方面无不彰显了“岩竹”坚忍执着的品格。也许正是具备了“岩竹”的品格,诗人才产生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悯民情怀,保持着“写取一枝清瘦竹”“乌纱掷去不为官”的人格气节,修炼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劲风骨。

 

阅读次数: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