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讲堂
返回
电视节目创新应多向传统致敬-缩小 放大+ 2017-03-01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2月26日《人民日报》) 最近,除了电视节目《见字如面》火了,《朗读者》更是被誉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如果我们深思背后的真正原因的话,或许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不能够只是从众化地迎合大众的审美,而是应该积极地从传统文化中找寻到出口,从传统文化出发,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神奇功效,实现电视节目深入人心的效果。那么,电视节目到底应该如何向传统致敬呢? 传统文化崇尚慢动作。所谓慢动作绝非慢腾腾的意思,而是指慢工出细活。在传统社会中由于节奏比较慢,人人之间交流方式也是慢节奏的,比如说书信的表达,这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情感寄托。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所以,电视节目创新就应该不急不躁,在慢慢探索传统变化的过程中,多实现传统方式的再现。 电视节目向传统致敬,就是要将传统文化精髓纳入到节目中来。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吧!而具体到电视节目上,需要赋予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让观众主动说出,这档电视节目很有文化。 更多的时候,电视节目的创新在向传统文化致敬的过程中,要懂得定位和受众体验。如果不能够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将会难以收到既定效果。犹如《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的那样,“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从中可以看出,懂得电视节目的定位是何等重要呢! 从这几档电视节目的火爆到传统文化的致敬,其中并没有太多距离,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这对于未来综艺节目的创新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而现代电视节目的创新唯有不断向着传统文化致敬,不断向着传统文化要答案,才能够赋予电视节目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对于观众来说,不仅仅是观看一档电视节目,更重要的乃是在电视节目背后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底蕴在整个社会能够弥漫开来。 阅读次数:3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