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0-09 ]
     讲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具备的融合教育素养》
[ 2023-06-05 ]
     教育学部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汇报演出
[ 2022-04-10 ]
     教育学部2022届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小学教育、特殊教育)面试结果公示
  • 教育时评:如果不努力,天赋就只是未实现的潜能
  •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中学生一定要读“名著”吗
  • 疫情催生教育新形态 家校共育已在亲师关系中发芽
  • 人民日报评论: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 大学生就业难需破解“有业不就”
  • 友情链接:学前教育网 心理搜普

    中国特殊教育网 小学教育网

    教育论坛

    疫情催生教育新形态 家校共育已在亲师关系中发芽

    作者: 佚名 时间: 2020年10月02日 阅读次数: 5786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在线教学已在师生脑子里生根,家校共育已在亲师关系中发芽。未来,教育新生态将怎样呈现,家校共育将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长达几个月的在线教育,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洗礼,在线教学已在师生们脑子里生根,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变革留下基因,并延续到未来的教学中。

    1.一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战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教与学的主阵地从实体课堂转移到线上,无意间触发了一次全球性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59日,全世界177个国家超过12亿大中小学生停课,约占世界学生总数的72.4%。在中国,开展居家学习的学生大约有2亿。

    作为全球第一个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措施的国家,疫情期间,中国的在线教育在经历了一开始的种种问题后,且行且修正,很快实现在线教学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停课不停学的既定目标。

    疫情期间,服务于全国中小学生在线学习的主阵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5月初的统计数据表明,平台浏览次数达20亿,访问人次超过17亿次。从高校来看,截至5月初的统计显示,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

    2.一次实实在在的大考

    回望这一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我们出发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将近到达时,我们发现它给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教学理念上看,是对广大学校和教师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广大教师队伍的一次高强度拉练。在这个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在线教育。

    从基础设施上看,是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的大考。非典时期,学生居家学习的主要方式还是电视,网络仅仅是一个很有限的补充。而现在,网课是主流,这一变化正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

    这次我国率先开展的停课不停学,给之后全球性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中国经验。这次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不仅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为战疫大盘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还将给中国教育变革留下新的基因,搭建新的起点。

    3.在线教育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

    然而,大规模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教师在线教育经验不足,很多教师教育理念与意识还是停留在原地,在线教学还只是简单的课堂搬家。

    疫情初期,因为一些老师对在线教学工具与网络教学不熟悉,翻车现象频发,这是正常的现象,给予一定时间就会改善。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比,更复杂的是意识与理念的提升。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重构教育教学形态,绝不能按原来线下的方式继续线上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观念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我们看到,不少在线教学基本还是教室的搬家,仍以知识传授为主。显然,离改变理念、重构课堂这一步,我们差得还比较远。

    信息技术保障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条件保障不足是此次开展在线教学的一大瓶颈。这里面,首先是软件系统的问题。比如,我们一些教学系统功能追求大而全,并不实用,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一旦遇到较大规模的访问往往就承载不了。疫情期间,一些教学平台屡屡断线,而一些功能简单的视频会议系统却大显身手,就是因为其更简单实用。其次,就是基础网络的保障问题。虽然全国大多数地区已实现网络覆盖,但仍有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原因,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同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具备终端学习与网络条件,是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效果仍需提升,家校共育还未形成合力。

    尽管总体上在线教学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但一些专业的调查表明,其效果还是弱于传统课堂教学。

    网上教学效果不如传统课堂教学,首先我们需要检讨教师的问题。事实上,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优势。如果将传统教学比喻为舞台剧,那么信息化教学就相当于声光电手段齐备的大片,应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但是,目前教师从主演到导演的转型还不彻底,在线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师生、家长的预期还有差距,需进一步提升。

    全局看,从传统课堂转入在线学习模式,还涉及学习场景、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学生与家长的适应与配合。原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一些职责被迫转移给家长。家长到底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学生到底应该怎么样管理?这些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值得研究,需要在磨合中找到新办法、形成新规律。

    网络安全仍需提升。

    2亿大中小学生长时间在网上,学生与家长经常遇到游戏、不良信息袭扰和诱惑,有些甚至遇到因缺乏身份认证而导致的假借收取学习费用进行诈骗等事件。此外,个别师生信息因为保护不力导致泄露,使师生产生了较大的意见。问题的出现,给我们指明了下一步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方向,是一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再教育。

    4.抓住契机推动教育走向新形态

    结合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有几个重点工作需要推进:

    第一,加强教师的能力提升培训与意识观念的转变,尽快提升在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线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倒逼,倒逼着教师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积极拥抱互联网+”人工智能+”,以一种崭新的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产生获得感,而不是简单地将课堂搬家。

    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质量在线教育提供网络保障的同时加强安全保障。要充分保障在线教育的稳定运行,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网络建设工作,尤其是教育专网的建设。1994年,我们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设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网。在这次疫情的考验中,教育网主动作为,利用网络与技术优势,有力地保障了高校在线教育与科研的运行。但遗憾的是,CERNET目前还主要服务于高校,对于广大的基础教育学校鞭长莫及。下一步,我们会基于CERNET的建设运营经验,联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尽快建成一个真正的全系统的教育专网,服务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网络资源保障的同时,建设一个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教育专网,最大程度杜绝各种游戏与不良信息对师生的袭扰。

    第三,逐步建设适应在线教育发展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目前的各种评价、管理措施,实际上都是基于线下教育和实体校园模式的。在线教育要往下走,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意识理念的提升,但更需要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评价、教务管理在内的一整套教育治理体系都需要和新的教学模式相匹配。教师的考核管理以及学生的评价模式,要根据在线教育的模式和特征进行系统调整,激发教师的变革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理念与意识,真正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

    第四,在重构教育新模式的同时,重构家校、社会共同育人的新模式。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很多专业的教育问题、网络社会学与心理学问题,也是我们重构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新模式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探索,更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深度参与,找到一种实用、恰当的模式与路径。

    第五,确保信息技术上的起点公平。如何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基本的终端设施与网络保障,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哪怕人数再少,投入再大,也需要彻底解决。

    第六,撬动各方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当前,教育部正在编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将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引导与激励促进在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在线教育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同时,将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学校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授的物理空间,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无论线上教育如何发展,学校都不可能被网络取代。笔者认为,未来在线教育会融入实体教育中,从而催生教育走向新形态。

    (作者:雷朝滋,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学部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政编码:050091 联系电话:0311-80784862

    Copyright 2001- 2024 版权所有:7610云顶教育学部